股市行情网围绕股市论坛友关注的股票中什么是KDJ线?话题,与广大粉丝展开探讨!来咯!
文章目录列表:
股票怎样解套
今年以来,沪深股市在国内的宏观调控不断收紧流动性以及大规模扩容的压力下,一路跌跌不休;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以后,又在外围欧债危机、美国主权评级下调的拖累下,大盘屡创新低。因此股票怎样解套成为每一个投资者关注的话题。下面懂视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种股票解套的方法,供大家选择参考!
怎样解套股票?第一,必须是涨幅靠前的个股,特别是涨幅在第一榜的个股。涨幅靠前,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该股有庄,且正往上拉高股价。其意图无非是,进入上升阶段后不断拉高股价以完成做庄目标;或是在拉高过程中不断收集筹码,以达到建仓目的。
第二,必须是开盘就大幅上扬的个股。因为,各种主力在开盘前都会制定好当天的操作计划,所以开盘时的行情往往表现了庄家对当天走势的看法。造成开盘大幅拉升的原因,主要是庄家十分看好后市,准备发动新一轮的个股行情,而开盘就大幅拉升,可以不让散户在低位有接到筹码的机会。
第三,必须是量比靠前的个股。量比是当日成交量与前五日成交量的比值。量比越大,说明当天放量越明显,该股的上升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而不是主力靠尾市急拉等投机取巧的手法,来拉高完成的。
第四,必须是股价处于低价圈。股价处于低价圈时,涨
幅靠前、量比靠前的个股,就能说明主力的真实意图在于拉高股价,而不是意在诱多。若在高价圈出现涨幅靠前、量比靠前的个股,其中可能存在陷阱,参与的风险较大。低价圈的判定方法很多,相对前期的高点而言,股价跌幅在60%以上的都可称为是低价圈。
股票解套的常用方法1、向下差价法(前提:判断后市是向下的):
等反弹到一定高度,估计见短线高点了,先卖出,待其下跌一段后再买回。通过这样不断地高卖低买来降低股票的成本,最后等总资金补回了亏损,完成解套,并有盈利,再全部卖出。
2、向上差价法(前提:判断后市是向上的):
先在低点买入股票,等反弹到一定的高度,估计见短线高点了(不一定能够到第一次买入被套的价格),再卖出。通过这样来回操作几次,降低股票的成本,弥补了亏损,完成解套。
3、单日T+0法:
因为股票的价格每天都有波动,就抓住这些波动来做文章。比如,昨天有100股被套,今天可以先买100股,然后等股价上了,再卖100股;也可以先卖100股,然后等股价下了,再买100股。等今天收盘,还是100股,但已经买卖过一个或几个来回了。一进一出或几进几出,收盘数量和昨天是相同的,但是现金增加了。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直到解套。
4、降低均价法(前提:还有大量现金):
每跌一段,就加倍地买入同一只股票,降低平均的价格,这样等股票一个反弹或上涨,就解套出局。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金字塔法。
5、换股法:
当觉得自己的股票实在是没有什么机会了,就选一只与该股价差不多的、有机会上涨的股票来换,也就是等价(或基本等价)换入有上涨希望的股票,让后面买入的股票上涨后的利润来抵消前面买入的股票因下跌而产生的亏损。
6、半仓滚动操作法:
方法类似向下差价法、向上差价法和单日T+0法。但不是全仓进出,而是半仓进出,好处在于可以防止出错,进退方便。
更多炒股技巧:
1.炒股被套是什么意思
2.做股票的解套技巧
3.炒股被套牢是什么意思
4.炒股补仓的正确方法
5.简单炒股技巧
6.炒汇被套牢怎么办
7.做股票需要的心态
8.最牛散户炒股方法
二八转换是什么意思
二八转换是指大盘蓝筹板块与中小市值板块的热点转换。即在权重股上涨时,一般股出现下跌,反之一般股上涨时,权重股下跌。也就是说在股市牛市的时候,上涨的股票占80%,下跌的股票占20%,熊市的时候,上涨的股票占20%,下跌的股票占80%。
有80%投资利润来自于20%的投资个股,其余20%投资利润来自于80%的投资个股。投资收益有80%来自于20%笔交易,其余80%笔交易只能带来20%的利润。所以,投资者需要用80%的资金和精力关注于其中最关键的20%的投资个股和20%的交易。
二八行情是机构行情和散户行情的意思。因为一般机构喜欢炒大盘股,这些股票大概占2成。但对指数影响很大。散户(包括一些私募庄家)喜欢炒各种各样小盘股、题材股。这些占了8成。那2成股票老涨,因为是大盘股,所以指数也大涨。但散户手里的股票不涨。这就叫二八行情。
占八的小盘股大涨,指数倒没涨多少,这就叫八二行情。一九行情是指蓝筹股中的大盘权重股(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涨,其余的不涨或者还在跌。
怎样把股票卖出去
今天小编要讲的是:当一只股票走势出现一个顶部时,散户朋友们如何在股票的技术形态里发现明确的卖出信号,从而在顶部把股票卖出去,获利出局。
股票卖出去的方法
一、我们可以在股票的长期上升走势里,画出两点一线的上升趋势线,一旦收盘价收于上升趋势线下方,坚决获利出局。
二、在股票交易软件中,有几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我们看出明确的卖出信号。以下是小编总结的几种情况,其中任一情况出现,就可以获利出局了。
1、MACD(也称指数平滑异同平均线),如果MACD在高位形成死叉或M头时,K线图中阳线小红柱不再继续放大,而且正在逐渐缩小,预示顶部已经来临,此时可获利出局。
2、KDJ,又称随机指数,有三条线K线、D线、J线,考虑了计算周期内的最高价、最低价,兼顾了股价波动中的随机振幅,在周KDJ指标上显示已经处在80以上,此时形成死亡交叉,通常是股票中期见顶或大顶的信号,此时可获利出局。
3、RSI,即相对强弱指标,在10周RSI指标上显示已经处到80以上,此时预示股指和股票价格将进入极度超买状态,头部即将出现,此时可获利出局。
4、MA,又称移动平均线,在股票的走势中,已经走过几波上涨波浪之后,此时涨幅已经很大,如果5日MA均线自上而下穿10日MA均线,形成死叉时,预示头部已经来临,此时一定要坚决出局。
股票卖出去的技巧
第一,有条而来。无论什么时候,买股票之间就要盘算好买进的理由,并计算好出货的目标。千万不可以盲目地进去买,然后盲目地等待上涨,再盲目地被套牢。
第二,不怕下跌怕放量。有的股票无缘无故地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交量的放大。有时是庄家持股比较多的品种绝对不应该有巨大的成交量,如果出现,十有八九是主力出货。所以,对任何情况下的突然放量都要极其谨慎。
第三,拒绝中阴线。无论大盘还是个股,如果发现跌破了大众公认的强支撑,当天有收中阴线的趋势,都必须加以惕!尤其是本来走势不错的个股,一旦出现中阴线可能引发中线持仓者的恐慌,并大量抛售。有些时候,主力即使不想出货货,也无力支撑股价,最后必然会跌下去,有时候主力自己也会借机出货。所以,无论在哪种情况下,见了中阴线就应该考虑出货。
第四,只认一个技术指标,发现不妙立刻就溜。给你100个技术指标根本就没有用,有时候把一个指标研究透彻了,也完全把一只股票的走势掌握在心中,发现行情破了关键的支撑,马上就走。
第五,不买问题股。买股票要看看它的基本面,有没有令人担忧的地方,尤其是几个重要的指标,防止基本面突然出现变化。在基本面确认不好的情况下,谨慎介入,随时惕。最可怕的是买了问题股之后漫不经心,突发的利空可以把你永久套住。
第六,不做庄家的牺牲品。有时候有庄家的消息,或者庄家外围的消息,在买进之前可以信,但关于出货千万不能信。出货是自己的事情,是很自私的,任何庄家都不会告诉你自己在出货,所以出货要根据盘面来决定,不可以根据消息来判断。
什么是股票的平均线
股票的熔断机制,听起来又是一个很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你们知道什么是股票的熔断机制吗?下面就让懂视小编带着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什么是股票的熔断机制吧。
股票的熔断机制含义
熔断机制源于美国,旨在保护证券交易,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中国熔断机制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指数熔断的基准指数,同时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涨跌都熔断。触发5%熔断阈值时,暂停交易15分钟,熔断结束时进行集合竞价,之后继续当日交易。尾盘时段(14:45至15:00期间)触发5%熔断阈值,以及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的,暂停交易至收市。2023年1月4日,我国在三大交易所启用指数熔断机制。随后,证监会公告于1月8日起暂停实施该机制。
股票的熔断机制带来的影响
1、熔断期间,股指继续保持单边走势,这肯定会造成市场一定的恐慌心理,于是会在熔断价格堆积相当数量的挂单,有可能促使熔断期结束后直接奔向停板,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风险。
2、熔断期间,股指走势平稳,或者有所调整,市场由于熔断启动时所造成的动荡心理会有所平和,熔断结束后,股指期货走势会趋于平和。
3、熔断期间的挂单可以视为即时市场人气的一个有效指标,根据挂单的数量和成交情况应该大致判断出结束后的状况。例如有大量挂单,显示市场对行情延续的肯定,则在这种惯性下价格有可能会继续单边;相反,如果仅仅只是触及到熔断价,挂单方面并没有明显积极的的意图,那我们可以判断实时的行情不具备很强的冲量。在国外交易所,“熔断”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
在持续下跌行情中,价格剧烈、无序的变化对期货和现货市场造成的破坏性较上涨行情更大,因此,国外证券、期货市场采用的熔断机制大多只在下跌行情中启用,不涉及上涨行情。股指期货是基于股票指数的金融产品,国外很多期货交易所的相关股指期货合约所采纳的熔断机制中也考虑到了其股票市场交易的熔断状况,实现期现对应。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规定,其采用的熔断机制是“熔而不断”的形式,上涨和下跌的行情均适用。具体规定为每日开市后,股指期货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并持续5分钟后,熔断机制启动并持续5分钟。在这期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按照平仓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继续撮合成交。每日只启动一次熔断机制,并且在收市前30分钟内,不设熔断机制,最后交易日亦不设熔断机制。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10%,最后交易日涨跌停板幅度放大到±20%。
中国不作为熔断机制的原因
一是,监管层和交易所对熔断制度准备不足,首次熔断后有关部门的不作为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恐慌。监管层推出熔断机制初衷是好的,是希望用保险丝机制来稳定投资者情绪,缓冲市场的剧烈波动。但这一机制发挥效应的前提是在第一次熔断的十五分钟期间,监管层和交易所应该查明暴跌原因,并给市场一个说法,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比如保险丝原理,如果还在漏电,新的保险丝肯定还会烧断和跳闸。或许是第一次正式触发熔断机制,监管层和交易所缺乏经验,熔断后像往常一样没有任何反应,结果短期冻结流动性只会加剧市场的恐惧,使得抛压堆积,恐慌情绪后延,反而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波动。
二是,随着1月8日5%以上大股东不得减持的禁令到期日迫近,市场担忧情绪蔓延,元旦过节期间监管层又没有给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市场悲观情绪得以蔓延,再加上熔断机制的使用不当,导致熔断机制背上黑锅。
其实,A股市场和国内投资者在经历了2023年的跌宕起伏之后,市场信心、投资者情绪和股市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2023年的A股市场人们普遍持谨慎态度。
尤其是2023年1月8日到期的大股东减持禁令让投资者普遍担忧。据中金公司测算:2023年1月份股东高管潜在解禁总规模达1.55万亿元人民币,排除禁令期增持的1400亿元及不受禁令限制的小股东3200亿元,预计1月份来自于大股东和高管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为1.1万亿元左右,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5.2%;一季度大股东和高管的解禁规模接近1.5万亿,占自由流通市值的7.1%。
如此大规模的解禁潮对目前孱弱的A股市场可谓雪上加霜。虽然有很多大股东不会减持,但在解禁令期满前很多5%以上的大股东采取了预约减持和协议转让,这让未来的市场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毕竟刚刚建立起来的供需平衡被打破了,如果没有更多的增量资金进来,减持潮加注册制IPO会导致中国股市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将使A股市场再次进入寻找新平衡的艰难历程。
看看2007年之后那轮漫长的熊市调整,其实就是全流通改革后遗症的消化期。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夕,A股市场流动性只需要支撑三分之一的流通盘,到2007年之后陆续开始要支撑全部的股份,三分之一的流动性显然难以支撑,尤其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还采取了加大IPO供给的方式制造了更多的潜在流通股,到2023年底沪深两市的总市值已经达到26.54万亿元,其中流通市值19.08万亿元,较股改之前的1.43万亿元增长了13.34倍,随着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流通市值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导致中国股市在不断下挫中寻找新的平衡点。直到2023年阴差阳错地被杠杆资金填补了股权分置改革后遗症的流动性缺口,A股市场才刚刚实现了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的动态平衡,结果在今年上证综指5000点附近,监管部门加大了超级大盘股的IPO供给和采取了行政去杠杆,再次打破了市场的流动性平衡,后来在股灾期间为了应对股市暴跌,对5%以上的股东采取了6个月以上的紧急锁定,又再一次缩小了流动性的需求和市场供给量,直到现在又刚刚建立起了一个新的平衡,但1月8日解禁令到期,股市流动性的平衡将又被再次打乱。
如果不能有效吸引新的流动性进入,监管部门继续加大去杠杆的力度,IPO加大供给,只会对A股市场造成灾难性的调整。如果能够有效重视流动性失衡和预防解禁令造成的危害,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对限售股可以采取二次发售机制)和大力推动增量资金入市,避免让A股市场再次陷入沼泽地,也避免让注册制陷入尴尬,其实目前的A股市场确实也需要新鲜血液和优质上市公司,但前提是需要流动性支撑,同时也需要市场积极配合,如果市场萎靡不振再好的股票也独木难撑。
嘻,小编对股吧友人们关注的二八转换是什么意思话题探究好了呢,更多精彩内容关注“股市行情网”!